专注于服务测试技术领域的工程师和企业,提升工程师的技术技能,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Professional
工程师们的平台​
万兆铜缆系统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检测技术之布线标准

布线标准

1.1    ANSI/TIA568 -C标准概述

ANSI/TIA-568电信标准集包含了对平衡双绞线和光缆的要求,以此作为北美BICSI(建筑业咨询服务国际组织)的电信配线手册(TDMM)中所述的最佳设计、安装和维护实践的理论基础。ANSI/TIA-568-C标准包括了568 – C.0568 - C.1568 - C.2568 - C.3四份标准文件,并包含151个表格和121幅插图,它是至今为止最新的TIA电信布线规范。2009年初颁布。

美国国家标准协会(ANSI)要求其下属委员会每5年对其持有的标准进行重申,修订或撤销工作。因此,ANSI/TIA-568标准自1991年发布至今,已经历了3次修编。这也保证了TIA标准的内容是最新的,信息集中,减少或消除重复的文本。

新标准的一个重大决定是将组成上一版ANSI/TIA-568-B标准的三个文件拆分成四个文件。这一决定源于需要一份通用的标准,用于当特定场所(如商用建筑物、数据中心、住宅或工厂)的标准不适用时满足通用的布线需求。这份通用的文本可用于一些以前不支持的环境如机场或体育场的非办公区域,也可以作为适用于所有特殊场所的通用要求的知识库和部件标准。

新的ANSI/TIA-568-C标准包含下列主要文件:

ANSI/TIA-568-C.0  “通用建筑物电信布线2009年出版;

ANSI/TIA-568-C.1  “商业建筑电信布线标准2009年出版;

ANSI/TIA-568-C.2  “平衡双绞线电信布线和部件标准2009年出版;

ANSI/TIA-568-C.3  “光缆布线部件标准 2008年出版,在200810月发表勘误表;

ANSI/TIA-568-C文件的主要跟新和修改包括:

1.1.1    ANSI/TIA-568-C.0通用标准:用户建筑物通用布线标准

ANSI/TIA-568-C.0是一个通用的技术文档,适用于不同的环境,比如商业建筑物,医疗或者工业环境。主要的内容更新如下:

·        定义了新的通用术语以适应不同的环境,比如新增了设备插座(EO,分布点A(DA),分布点B(DB),分布点C(DC)

·        认可Cat.6A类作为传输介质

·        增加了了光纤链路测试和性能要求

·        F/UTP屏蔽以及UTP非屏蔽平衡双绞线缆最小安装弯曲半径统一调整为4倍线缆外径,

·        平衡双绞线跳线弯曲半径被改为1倍线缆外径,以适应较大的线缆直径

·        对布线所处的环境根据MICE(机械,侵入,气候化学,电磁)进行分类,以区分不同的环境,以采取不同的布线措施

·        ANSI/TIA-568-C.0ANSI/TIA-568-C.1通用术语比较

ANSI/TIA-568-C.0 通用术语             

ANSI/TIA-568-C.1商业环境术语

分布点   C       DC                

主跳接   MC

分布点   B     DB

中间跳接(IC

分布点   A        DA           

水平跳接(HC

设备插座        EO

电信插座  TO

布线子系统3      cabling system3           

室外主干布线(Backbone Cabling

布线子系统2        (cabling     sytem2)        

室内主干布线(Backbone Cabling

布线子系统1        (cabling     sytem1)             

水平布线         Horizontal Cabling


ANSI/TIA-568-C.0布线系统结构

 



1.1.2    ANSI/TIA-568-C.1商业场所布线标准:商业楼宇电信布线标准

ANSI/TIA-568-C.1主要关注商业办公楼环境,主要的内容更新如下

·        认可Cat.6A类作为传输介质

·        主干布线推荐使用850nm 激光优化的 50/125µm 多模光纤

·        认可的传输介质中删除了Cat.5, 150 欧姆STP屏蔽双绞线, 50 欧姆及 75欧姆同轴电缆

ANSI/TIA-568-C.1布线系统结构

1.1.3    ANSI/TIA-568-C.2元器件标准:平衡双绞线和连接硬件标准

ANSI/TIA-568-C.2主要的内容更新如下:

§  Cat. 5e 布线建议用于100MH以下的应用

§  参考附录保留了Category 5 信道性能指标

§  平衡双绞线信道及永久链路性能要求加入到本文件

§  所有类别的传输性能参数方程式在一个单独的表中列出

§  引入了耦合衰减(Coupling Attenuation)参数,耦合衰减是表征屏蔽电缆的共模电流产生的辐射峰值功率

§  定义了所有类别连接硬件的实验室测试方法

§  定义了Cat.6A类系统信道、永久链路及元器件标准性能参数要求

信道测试模型

 

永久链路测试模型

 

 

1.1.4    ANSI/TIA-568-C.3元器件标准:光纤布线和连接硬件标准

 ANSI/TIA-568-C.3主要的内容更新如下:

·        ISO 光纤命名种类(OM1,OM2,OM3,OM4,OS1,OS2等等)被加入进来

·        加入了连接器应力释放、外壳、适配器颜色等方面的建议,不同的颜色便于区分不同的光纤类型

·        62.5/125μm多模光纤的满注入发射带宽OFL160MHZ.km@850nm增加到200MHZ.km@850nm

1.2    ISO/IEC 11801

ISO/IEC 2002年发布的 11801 2nd中就定义了高于Clase E(六类)F类双绞线传输系统。要求带宽不小于600MHz。随着IEEE802.3an标准在2006年发布,以及TIA 568C.2标准的讨论,ISO/IEC SC25委员会首先在2008年发布了ISO/IEC 11801AMENDMENT 1,在其中定义了Class Ea, Fa关于通道的要求和标准。 2010年又推出了ISO/IEC 118012002 AMENDMENT 2。在AM2 中,定义了Class Ea, Fa的链路,元器件的标准和要求。相比ISO/IEC 118012002AM12008AM2增加了针对Class EaFa 测试标准的引用;修改了图表,增加了Class EaFa的计算公式和参数。在未来的1-2年里,ISO SC25 计划对11801的架构进行一次大的调整,新的标准将类似于EN50173TIA-568的系列化,首先出现的将是整合ISO118012002AMENDMENT1&2 ISO/IEC-11801-1标准。

 

ISO11801标准与6A类、7类、7a类相关的版本出现在以下版本中:

    ISO/IEC 11801 (second edition 2002 )

    ISO/IEC 11801 (second edition 2002 )- CORRIGENDUM 1(2002)

    ISO/IEC 11801 (second edition 2002 )- CORRIGENDUM 2(2002)

    ISO/IEC 11801 (second edition 2002 )- CORRIGENDUM 3(2008)

    ISO/IEC 11801 (second edition 2002 )- Amendment 1 (2008)

    ISO/IEC 11801 (second edition 2002 )- Amendment 1 (2008)- CORRIGENDUM 1(2008)

    ISO/IEC 11801 (second edition 2002 )- Amendment 2 (2010)

    ISO/IEC 11801 (second edition 2002 )- Amendment 2 (2010)- CORRIGENDUM 1(2010)

上述版本中的加粗提示:2002的第二版本和2008的修正1是两个重要的节点,ISO/IEC组织通过11801早于2002年在已有6/E级的前提下直接增加了7/F级应用的指标,于2008年同时发布了6A/EA级和7A/FA级应用的性能标准,6A/EA级要求带宽500MHz7/F级要求带宽600 MHz7A/FA级要求带宽1000 MHz

2008的修正1中,针对EAFFA级应用增加了缆间串扰性能要求,其中F级性能标准可以参考EA级。

在上述标准中对EA级、F级、FA级的链路、CP链路、信道定义了测试方法和测试标准,还包括6A类、7类、7A类连接件单体(如模块、跳线)的测试标准。

ISO/IEC 11801 (second edition 2002 )- CORRIGENDUM 3(2008)中针对DEEAF级以太网应用是参考IEEE802.3an标准,说明除了ISO11801IEEE802标准也与时俱进地开始定义6A类、7类、7A类应用。

另外,欧洲标准对这部分内容参考了ISO11801标准。

1.3    性能参数表

1.3.1    TIA Cat.6A Channel

1.3.2    TIA Cat.6A Perm.Link

 

1.3.3    ISO 11801 Channel Class F

 

1.3.4    ISO11801 PL Class F

1.3.5    ISO 11801 Channel Class Fa

1.3.6    ISO 11801 PL2 Class Fa

 

1.3.7    ISO 11801 PL3 Class Fa

1.3.8    ISO 11801 Channel Class Ea

1.3.9    ISO 11801 PL2 Class Ea

 

 

1.3.10  ISO 11801 PL3 Class 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