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来自非理想状态的双工信道、传送器、接收器的噪声,例如:DAC/ADC的非线性、电气噪声、非线性信道特性。10GBASE-T通过改变PMA电气指标限制这些噪声的影响。
6)期望10GBASE-T的背景噪声不超过-150dBm/Hz,以便确定最小信噪比。
1.1.2 外部串扰的缓解办法(IEEE802.3an Annex55B)
外部串扰水平与相邻线缆和连接器的数量及距离相关,外部串扰链路段指标:PS ANEXT与PS AELFEXT,是基于“6包1”模型进行计量的。外部串扰耦合是布线元件间距离的函数,移动或放松线线缆,分散设备或跳线,使用低密度连接器等措施,都对降低外部串扰有明显作用。在很多实际布线拓扑结构中,线缆仅在相对较短的距离上进行绑扎或放置在线缆托盘中,星形拓扑布线的线缆是由中心设备间随机分配至各工作区的,这就减小了彼此靠近的链路段的距离,有利于降低外部串扰。
当外部串扰指标不满足要求时,可通过以下方法加以改善:
1)条件允许时,分散设备间中配线架位置,邻近位置可用于其他应用;
2)通过内部连接将附属设备连接至水平布线,而不采用交叉连接,以减少Co-located连接器数量。在工作区的连接器与跳线不属于Co-located连接器。
3)通过分散跳线和解捆水平布线,降低头5-20m水平布线的外部串扰耦合。外部串扰耦合明显部分一般发生在布线的20m以内。(IEEE802.3an 55.5.4.5将带2个连接器10m跳线和20m水平布线构成30m链路,定义为短链路。)
4)分散设备跳线使其充分缓解外部串扰耦合;
5)更换更高类型或等级的连接器。
1.2 数据中心应用
1.2.1 IT应用发展
数据中心是企业信息化的中枢系统,随着云计算、数据中心整合,虚拟化等新技术的出现,数据中心网络基础设施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技术挑战。以数据中心虚拟化为例,通过虚拟化技术将一台服务器虚拟成2台甚至更多台服务器,从而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虚拟化技术对于传统的网络基础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传统的数据中心局域网和存储网采用不同的网络技术,局域网一般采用以太网,而存储网一般采用光纤通道(FC),这两种网络技术互不兼容,因而造成了实施和维护成本高昂。下一代的数据中心的发展趋势是局域网(LAN)和存储网(SAN)的融合即